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各式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各式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发布时间:
2025-04-09 10:44
作者:
见山
分类:
心理建设
各式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表明,一般视觉或者听觉上的刺激很难让我们产生反应,但能够引起手臂、腿部、躯干、手指等横纹肌条件反应的刺激是可以实现替代的。最简单的就像通过划伤、摩擦、点击等刺激,可以使本来不足以令人见到它们就产生反应的事物,因为有了先前施加刺激的缘故,就引起了诸如手臂、手指等横纹肌的反应。 再如,普通的电子蜂鸣器的鸣叫不会引起我们身体上的任何反应,但若是将其与电击联合起来,在每次蜂鸣器响起时,就对被试者的手施加轻微的电击,如此反复多次,那么以后蜂鸣器再响起时,被试者的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快速缩回。 以上是横纹肌的条件反射。在整个人体反应领域中,能够引起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的无条件刺激也能被替代。我们之前的实验结果已经表明,在条件反射领域内,已经说明了能够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刺激数目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加,正是因为它们对内脏组织产生了作用,这中间不需要通过情绪的引导或者人为意志的控制。这些实验已经排除了情绪内省理论的需要,即便如此,相信后来的内省主义者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在向大家阐述内省的道理,好像真的有一种情绪理论一样。 事实上,关于刺激替代的研究,完全是在内省主义者的研究领域之外,他们无法驾驭这些反应。事实也证明,内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方向是十分贫乏、空洞的,在以后的论述中,我们将会表明它不过是供讨论人体反应时用到的错误概念,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手的惯用性 行为心理学家在用手习惯的问题上也做过详细深入的观察,我们相信,在社会因素没有真正向人施加它的影响力时,我们的用手习惯,也就是左右手分工的问题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分化。在孩童时期的我们,因为接受社会训练较少的缘故,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左右手,但是稍后,我们渐渐有能力自理的时候,大人就会对我们说:“你应该用右手”,“用右手拿笔”,“用右手拿刀子”,“用右手和别人握手”。我们会在很多场合不自觉地创造使用右手的空间,就像有些人抱起孩子时会习惯性地为孩子的右手腾出空间,好令他能用右手与别人挥手说再见。就这样,社会的影响不断地刺激我们的左右手使用分化,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强有力的条件反射。然而,要问为何我们习惯用右手,这个问题大概要追溯至原始社会。 在人类靠狩猎过活的时期,因为心脏在左的缘故,我们的祖先需要用左手举着盾牌保护自己的心脏,而右手则负责攻击、投掷,负责担当复杂的工作。照这个历史渊源来理解的话,人类为何一直惯用右手来处理事物的问题就很好解释了。并非是在人类完全脱离了狩猎时代,文字和书稿才开始它们的作用,事实是,在盾牌和武器还没有在人类文明中被搁置很久之前,文字和书稿就已经开始发挥它们的功用了。在整个人类文明推进的进程中,武器的锻造、服装的裁剪、文字的书写,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实际上都是由人们的右手完成的。 曾有人反映,历史上很多名声赫赫的人物,他们都有使用左手书写的习惯,于是有人说,很多富有智慧的人都是左撇子,他们因此就想改变自己使用右手的习惯。但是我认为,如果这种习惯的建立是在成长阶段的早期,而且处理方法十分得当的话,那就不会对他们产生伤害。同样,对于想要纠正那些抗拒社会压力的顽固分子,坚持使用左手办公的人,我们也需要用相同的态度去处理。 这种纠正如果是在后期的话,将会变得十分困难,而且会令孩子的心智受损。我们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在书面上将行动转译成语言,在肢体上将语言转译成为行动的能力。若是我们强制扭转一个惯用左手的人使用右手,或者强制一个惯用右手的人去使用左手,就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智退化到6个月时的水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干扰表达能力的过程,因为语言和用手习惯形成了长期的条件反射,肢体上的使用受限,势必会令表达能力受挫。重新建立起他使用另一只手的习惯,就意味着要重新用肢体去建立表达的习惯,用表达去建立用手的习惯,这样,孩子就等于退回到了婴幼儿时期。因此,在家长和老师在向这些孩子施加影响时,不论是在态度还是处理方法上都要明智对待。 所以,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手的使用问题不能被作为本能来看待,也不是由生理上的缘故决定的,左右手分化的使用习惯实际上是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建立的条件反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完全惯用左手,有些人能够左右手混用,这都是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MBTI职业性格测试
性格色彩测试
九型人格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抑郁自评
社会适应能力
创业潜力测试
心理弹性测试
抗PUA能力测试
异性关注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