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行为心理学:建立全新的反应机制
行为心理学:建立全新的反应机制
发布时间:
2025-04-09 09:49
作者:
见山
分类:
心理建设
建立全新的反应机制 认识到反应替代研究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下面要关注的就是新的反应如何在生活中被建立的问题了。 虽然从生理结构的角度来说,神经联结在人出生时已经形成,所以婴儿期之后,不会再有新的通路在脑中生成,这些非习得反应对我们所讨论的在生活中对成人的影响也是可以被忽略的。但这些简单的、无条件的反应却能够在适当的刺激下整合起来,形成复杂精密的条件反应。数千种非习得的反应,诸如手指、手臂的动作、眼睛的动作、脚趾和腿的动作等,这些要素因为条件反射的缘故,使我们形成了有组织的、习得的反应,我们称之为“习惯”。 这些对刺激做出无条件的、扩散的反应,是如何形成一连串有节制的条件反应的呢?我们拿白鼠进食的实验来说明。研究之前,我们先准备让白鼠禁食一天,接着我们将食物放进一个铁丝笼里。白鼠想要进食,就需要打开铁笼上的小闩,但是它此前并未碰到过相关情况。按照常理来说,此时这个刺激应该会激发它各种先天的、非习得的反应,迫使它围着笼子转,咬咬铁丝,将鼻子探进笼子缝隙里去,用爪子抓抓铁丝笼,抬起头向笼子周围闻来闻去。这些反应中,已经包含有要打开铁丝笼所必需的些许反应,它们是:走向门口、抬头、用爪子拉闩子、爬进笼子进食。这个实验如果进行多次,白鼠在这些大量无条件的反应中,就会渐渐寻找到开启笼闩的办法,此后那些与开笼闩无关的反应就会很快消失。类似于为了解决问题而从无条件反应中确立起来的反应,在学术上称为新的或者条件化的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 内省主义者和行为心理学家在习惯养成的领域中进行过诸多研究,例如习惯养成的因素、习惯的正确性、习惯的持久性、习惯的重塑等问题,即便有诸多学者已经研究过习惯形成的问题,且掌握了大量的习惯数据资料,但却仍然没有人能够从实验性问题中发现习惯养成的公理。以至今天,还是会有很多人说习惯养成与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的关系尚未明晰。但在我看来,或许是我把这个问题过于简化的缘故,我看不出他们之间还有什么晦涩不明的关系。当我们讨论习惯的时候,刺激往往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习惯的养成,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应的建立,如同我们在公路上对红绿灯的反应,又如我们早晨6︰30起来的反应,还有使用工具的反应。习惯作为对固有刺激既定的反应形式,就决定了刺激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恒定性的,我们只是从非条件、非习得的反应中,建立起了一套新的条件反应。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继续讨论“习惯养成”的问题。 腺体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之前,我们已经说明,有机体对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来自身体的两组组织:腺体和肌肉(横纹肌和内脏)。巴甫洛夫的一位学生——安雷普博士曾说到,唾液腺不像人体肌肉系统中的其他器官,是混合起来的,它是人体组织中的独立器官,这个腺体的活动比其他肌肉活动起来更好分级,所以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唾液腺作为实验测试对象。 能够引起唾液腺反应的原始刺激,通常是将食物放进人的口中。而刺激替代的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不通过原始刺激的方式,使用其他诸如几何图形、简单的声音、身体的触碰或者某个符号等一些不能引起唾液腺分泌反应的刺激物,来使有机体唾液腺产生分泌反应。 刺激替代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动物领域做出的进展较之在人类领域的进展则更为深远。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和他的学生主要负责条件反射的研究工作,如前所说,他们是从狗身上开始进行此项实验的。 首先,在狗的腮腺管上做个简单的手术,开个小小的口子,用管子连接起来通向出口,方便唾液腺分泌出的唾液不再流向口腔而是直接从管子里流出去。同时,将管子与测试仪器连接,以便仪器测试唾液滴数。实验过程中,狗和实验者需要隔离开来,以便不再受到来自实验者所带来的视觉、嗅觉和听觉上的刺激,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整个过程中,研究员对于刺激的利用,都是在狗所待的房间以外进行的。 研究观察发现,如果我们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也就是能够引起唾液腺分泌反应的刺激)同时摆上,或者将条件刺激摆在非条件刺激之前,那么,这两种情况都是能够产生刺激替代作用的,而且条件反射也会从中建立起来。不过,我们若是将非条件刺激应用于条件刺激之前,那么条件反射就不会产生。诸多实验结果表明,只有条件刺激在非条件刺激前施加,并经过20~30次的结合运用,才能使得条件反射发生,两个刺激施加的前后时差可控范围在几秒钟到5分钟以上不等。 接着上面狗的条件反射实验来讨论,现在我们如果想要通过触觉刺激来使条件反射产生作用,我们可以在狗进食前,在狗的腿部施加一点触觉刺激,然后隔一段时间施加无条件刺激,不用过很久,触觉刺激(条件刺激)就会像狗食(无条件刺激)一样,让唾液腺产生分泌。于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刺激替代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刺激替代,来测试一个动物对感官刺激做出反应的整个范围。 上面的实验是通过对狗的触觉刺激来实现条件反射的,刺激替代的发现,可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若我们要测试狗或者其他动物对感官刺激做出反应的范围,就可以按照这个程序来实现。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只能够对光线做出条件反射的狗,现在为了测试它对光线波长做出反应的范围,我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缩短刺激光线的波长,直到狗不再对其做出反应为止。这样,我们就界定了狗在较短波长中能够做出反应的范围。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增加刺激光线的波长,直到狗不再对其做出反应,如此我们又界定了狗在较长波长中能够做出反应的范围。照着这个程序,我们也可以测试狗对听觉刺激做出反应的范围。已有研究者发现,狗对于音频做出反应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人类,这一切研究工作的实现都有赖于刺激替代的发现。
MBTI职业性格测试
性格色彩测试
九型人格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抑郁自评
社会适应能力
创业潜力测试
心理弹性测试
抗PUA能力测试
异性关注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