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情绪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吗?
情绪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吗?
发布时间:
2025-04-08 13:47
作者:
见山
分类:
心理建设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詹姆斯创造了一个万能的情绪公式,这个情绪公式的核心就是“内省意识”。詹姆斯的理论与达尔文、兰格和门特加扎的理论恰恰相反,他认为,“身体的变化直接伴随着对现存事物的知觉而产生,当它们发生时,人们对这一变化的感受即是情绪。如果我们假设某种强烈的情绪,然后试图从我们对身体的所有感受的意识中提炼,我们会发现我们一无所获。没有一种心理原料可以组成情绪,剩下的只是一种冷静的、中性的状态。”也就是说,詹姆斯认为身体的变化是因为知觉的产生,而知觉只有本人能够感受,其他人无法越俎代庖。 根据詹姆斯的观点,实验者研究情绪状态所采取的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纹丝不动地站着,直到产生了一种情绪,然后内省意识开始作用、觉察。最后,人的内省意识可能会觉察到以下一组反应:开始有了心跳减慢的感觉,接着是嘴巴干燥的感觉,然后是腿软的感觉等。这组“感觉”是恐惧呈现出的情绪反应,因此,詹姆斯认为人不得不从他自己的内省中去觉察他每时每刻的情绪反应,且没有一种实验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于被观察者情绪状态的证明。当然,观察结果的验证更会成为无稽之谈。简言之,对人的情绪反应做出科学、客观的研究是无法实现的。 詹姆斯的理论在当时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有很大的片面性,詹姆斯和他的信奉者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对情绪反应的起源问题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探究。他认为,这些情绪反应纯粹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每个人都一样。但我们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可以不攻自破,因为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都不会一样的。例如,有的人看到一只老鼠就会心跳加速,恐惧,而老鼠饲养员或鼠类爱好者即使面对再多的老鼠也不会有任何恐惧或者紧张情绪。再如,我们大多数人在遇到危险时都会有两腿发抖、惊慌失措的表现,而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却能沉着应对突发事件,情绪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单纯的自我研究或者套用公式都无法正确解读情绪。所以说,詹姆斯的理论使心理学失去了最科学、最有趣的研究部分。他简短的论述就把情绪研究带上了歪路,让其离科学性和系统性越来越远。 为了研究“内省”所感受到的身体变化,詹姆斯对情绪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大体可分为痛苦、恐惧、愤怒和爱。他又在这四种主情绪中,按照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进行了情绪细分,把每一种主情绪分化出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分情绪,并制作成了情绪表。分情绪的数量过于庞大,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发现了情绪与本能的关系,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和詹姆斯截然不同的情绪分类。他认为,人的每一个情绪都很容易触发或伴随着一种本能,例如人在恐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触发逃跑的本能,厌恶某个人时就会对其产生排斥的本能,服从某个人时伴随着自卑的本能,得意的时候伴随着自主的本能,温柔伴随着父爱、母爱的本能,愤怒则触发攻击本能。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些在个性中难以标志分类的情绪倾向。麦独孤没有对情绪或者本能做出过任何精细的分组,所以,我们就此打住,不再做进一步的考虑。此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去探索流行心理学教科书的一系列情绪分类,因为它们的意义微乎其微,大多属于主观臆断,根本无法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它们。也就是说,在行为心理学诞生之前,所有关于情绪的分类大多都没有经过实践的考证。
MBTI职业性格测试
性格色彩测试
九型人格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抑郁自评
社会适应能力
创业潜力测试
心理弹性测试
抗PUA能力测试
异性关注度测试